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1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12/R
邮发代号: 80-62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713X
- 国内刊号:11-55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1 题名 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除公知公认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每篇文稿均应同时提供英文题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右下方。作者应是:⑴对研究的构想和设计,或数据的收集,或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做出了实质性贡献;⑵起草论文或对论文中的重要学术内容做出了关键性的修改;⑶最终确认可以交付发表的版本。以上3 条均需具备。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 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首页右下方;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协作组成员名单在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列出。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3 论著类文稿
3.1 摘要
⑴采用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为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结果”部分应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
⑵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等,除了公知公认者外,首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
⑶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使用“我们”、“本文”、“本研究”等主语。
⑷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⑸英文摘要列于全文之后,在英文题名下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摘要结构与中文摘要相同。摘要下方在“Author Affiliation”字样后列出全部作者的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通讯作者姓名列在单位名称下方。
3.2 关键词 需标引2~5 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SH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 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但应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关键词各词汇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3.3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等。仅需提供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参考文献,切忌写成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 个汉字。
3.4 方法 描述研究设计的类型、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临床试验研究还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⑴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例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围绕“随机、对照、均衡”三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⑵对象:临床研究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动物实验研究需注明动物的来源、合格证号、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⑶方法:详述创新的方法及改良方法的改进之处,以备他人重复。采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详细描述。
⑷材料:药品及化学试剂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和单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例如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应在其通用名称后的括号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无须描述工作原理。
⑸以药材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应注明药材的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
⑹统计学处理:①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 检验等), 并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②尽量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 = 3.45,χ2 = 4.68,F = 6.79 等),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 值(如:P = 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应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 可信区间,以使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能够通过原始数据检验所报告的结果。③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5 结果 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严谨。介绍结果无须夹叙夹议,以免与讨论内容重复。应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描述导数(如百分数),应同时给出据以计算导数的绝对数。
3.6 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比较,并将本研究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不应列入图或表。
4 层次标题
4.1 层次标题是对本段、本条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
4.2 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即1,1.1,1.1.1,1.1.1.1。一般不超过4 级。
4.3 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圆括号数码“⑴”、“1)”或圈码“①”。
5 名词术语
5.1 医学名词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
5.2 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5.3 已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 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不超过4 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可读性。
6 图与表
6.1 每幅图、表单占1 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序号。只有1 幅图或表时应标注“图 1”或“表1”。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确切的题目。
6.2 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表)、图(表)题和图(表)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意。图、表的内容不应与正文文字内容重复,图、表的内容也不应重复。
6.3 图、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与正文中所写一致。为保持图、表的自明性,对图、表中使用的缩略语应予注释。
6.4 曲线图大小、比例应适中,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以5:7 左右为宜,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例如连续性资料宜应用线图表达,而间断性资料宜应用条图表达。纵、横坐标轴上刻度值的标法应符合数学原则。纵、横坐标名称及其计量单位符号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居中排列。
6.5 照片图的主要显示部分轮廓要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无杂乱的背景。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使用特定染色方法的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显微照片中标注的符号、箭头、字母要明显。涉及尺寸的照片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
6.6 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 值、P 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有效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或按标准差的1/3 确定。
6.7 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6.8 论著类文稿的图、表(图题、表题及图表内的文字)一律采用中、英文双语形式表达。
7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 ~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年出版)。人体压力值(如血压、眼压、中心静脉压等)的计量单位仍使用mm Hg 或cm H2O,首次使用时需要注明与kPa(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
8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9 志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须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
10 参考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献,须与其原文核对无误。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对中文参考文献一律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文献序号后先列出完整的中文文献的英文,并在该参考文献末注明“(in Chinese)”字样,另起行齐头列出中文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 3 名,超过3 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Medline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举例:
[1] Liang F, Luo WD, Liu N, et al.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etween HLA-DR and -DQ loci in Chinese Ha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and their related donors. Chin Med Biotechnol, 2006, 1(1):23-27. (in Chinese)
梁飞, 罗卫东,刘楠, 等. 中国汉族白血病患者及其相关人群罕见的HLA-DR/DQ连锁不平衡研究.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6, 1(1):23-27.
[2] Lim LP, Lau NC, Garrett-Engele P, et al. Microarray analysis shows that some microRNAs downregulate large numbers of target mRNAs. Nature, 2005, 433(7027):769-773.
[3] Li JZ. Hematuria//Wang HY. Nephrology.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6:282-287. (in Chinese)
李惊子. 血尿//王海燕. 肾脏病学.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82-287.
[4] Ockner RK. Acute viral hepatitis//Wyngaarden JB, Smith Jr LH, Bennett JC.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19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92:763-770.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总被引频次
-
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常见问题探讨和案例剖析
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同比增长34.5%.国内(含港澳台,下同)发明专利申请为41.6万件,占总量的79.1%,同比增长42.0%.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了17.2万件,同比增长27.4%.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为11.2万件,占总量的65.1%,较2010年提高5.8%,可以看出能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提高.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发明专利......
作者:孙春梅;倪晓红 刊期: 2012- 04
-
我会筹备迎接民政部第二次对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今年重新修订了社会组织的评估标准,并于近日发出通知,对第一批通过评估的社会组织进行第二次评估工作。社会组织评估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各项培育扶持政策的基础,对于推动社会组织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十分必要。我会于2008年参加了首次评估,获得AAA等级。目前我会正在根据有关通知的要求,认真准备材料,做好自评和参评的准备工作......
作者: 刊期: 2014- 06
-
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流行面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其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经济损失之大位于传染性疾病之首[1]。近年来,随着全球物种活动范围的加大,人、禽、猪和其他种属间流感病毒基因重组的概率大大增加,使流感病毒变异性增强[2],产生了具有高致病性的新变种病毒[3]。目前,应对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是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疫苗接种很难使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产生有效免疫,......
作者:高岩;刘宗英;李卓荣 刊期: 2015- 06
-
食醋干预下大鼠血清对食管癌EC109细胞凋亡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长期高醋饮食SD大鼠血清诱导食管癌EC109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通SD大鼠血清和长期高醋饮食条件下SD大鼠血清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I组:以含20%灭活普通SD大鼠血清培养液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II组:以含20%灭活长期高醋饮食干预条件下SD大鼠血清培养液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采用AnnexinV-EGFP/PI双染法和亚......
作者:侯继申;丛秀云;孙光蕊;辛国华;张旭;梁宗英 刊期: 2015- 05
-
关于创新性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及立题合理性的思考
生物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主要手段,己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该领域超过60%的研究成果用于医药,给制药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与传统的生物制备方式相比,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生产出质量高、安全性好且易获得的各种生物药物,代表了生物制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常卫红 刊期: 2010- 02
-
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就聚葡萄糖有关问题答复我会
为明确国家食品标准中聚葡萄糖是否被称为膳食纤维、在作为膳食纤维使用时是否属于食品原料,以解决目前聚葡萄糖在市场中无据可依的问题,我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于2014年5月向国家卫生计生委请示相关问题。我会日前收到卫生计生委食品司的复函,指出聚葡萄糖是膳食纤维的来源之一,也是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的品种。聚葡萄糖可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管理,如作......
作者: 刊期: 2015- 01
-
CARD9在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recruitmentdomainprotein9,CARD9)属于CARD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Bertin等[1]在研究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蛋白时发现的一个重要衔接蛋白,高度表达于髓细胞,尤其是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CARD9定位于染色体9q34.3,包含2108bp的cDNA,可以编码产生62.3kD大小的蛋白质。CARD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区域:......
作者:孙晓莉;徐婷;吴敏 刊期: 2015- 05
-
石蒜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蒜碱(lycorine)是存在于石蒜科植物石蒜鳞茎内含量较高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分子式为C16H17NO4,相对分子量为287.313,无色棱柱状晶体,熔点275~280℃,有右旋光性.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很多石蒜碱衍生物(表1),如盐酸石蒜碱(lycorinehydrochloride)、二氢石蒜碱(dihydrolycor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石蒜......
作者:果婷婷;王辉强;李玉环;于莲 刊期: 2018- 05
-
调控基因对万古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东方拟无枝酸菌的调控基因进行研究及改造以获得高产万古霉素的突变株.方法选取经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的6个推测具有调控作用的基因:strR型的AORI_1475、araC型的AORI_1832、AORI_2956、AORI_3531和lysR型的AORI_3398、AORI_7412进行过表达实验.结果发现AORI_1475、AORI_1832、AORI_2956、AORI_3531的过表达分......
作者:韩婷;魏维;戈梅;钱秀萍 刊期: 2017- 02
-
靶向型辅助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辅助腺病毒,并用于靶向型第三代腺病毒载体的制备,提高其对造血细胞的感染效率。方法采用重叠PCR的方法合成含有不完全包装信号序列A1-A4和loxP序列的DNA片段SynES,替换穿梭质粒pShuttle中原有的包装信号序列,得到穿梭质粒pShuttle-SynES;将所得穿梭质粒与骨架质粒Ad5/F11p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pAd5/F11p-H......
作者:杨月峰;李泽良;鲁茁壮;王华;肖凤君;张群伟;孙慧燕;王立生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Forskolin对人WISH细胞水通道蛋白8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 2 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概况
- 3 颈动脉斑块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
- 4 3',4',5,7-四(二乙基磷酰基)-木犀草素对碱性脂肪酶活性影响机制的研究
- 5 新型眼部外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6 如何用SAS软件正确分析生物医学科研资料Ⅷ.用SAS软件实现拉丁方设计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 7 全球干细胞研究发展趋势与格局分析
- 8 五家牛血清生产企业通过生产质量复查
- 9 胰岛移植的新疗效——防止和逆转糖尿病的血管病变
- 10 办好会刊为促进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多做贡献
- 11 HIV-1始祖病毒Vpu和Vif拮抗宿主限制因子的能力
- 12 动物细胞同工酶检测方法的改良及其应用
- 13 凝胶上蛋白质染色方法研究进展
- 14 生物治疗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 15 钛铌涂层镍钛记忆合金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
- 16 微生物转化灯盏乙素制备野黄芩素的研究
- 17 食药监总局发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备案与推荐程序
- 18 雌激素对人脐带来源间充质细胞骨架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19 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 20 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进展